□付克友 成都商報評論員
  核心
  提示
  很多時候,邵逸夫並不是以一己之力來捐建教育項目,而是用一部分資金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和公共資金參與。這樣一種“拋磚引玉”及“四兩撥千斤”的慈善模式,體現了最大化產出的企業家精神,引導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1月7日,香港知名的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邵逸夫駕鶴西去,享年107歲。國人念茲在茲者,不僅在於他一手創辦的影視王國(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冠絕亞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觀眾,更在於他回報社會的濟世情懷,其中以他名字命名的“逸夫樓”可謂家喻戶曉。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贈內地教育47.5億港幣,捐建項目總數達6013個,包括圖書館、教學樓等,遍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從社會貢獻的角度,可以說,邵逸夫的最大價值並不在於他的影視公司培育了多少耳熟能詳的明星,並不在於他製作了多少部膾炙人口的影視劇,而在於他的慈善事業。邵逸夫以他的身體力行,詮釋了何為真正的慈善家。
  什麼是真正的慈善家?簡而言之,它應該是慈善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結合體。慈善家的“家”代表的是企業家,即將企業家精神融入慈善事業的那個人。一個企業家未必是慈善家,而一個慈善家則一定是企業家。按照邵逸夫的說法,企業家最高的境界是成為慈善家,他本人無疑就具備這樣的最高境界。事實上,邵逸夫最成功之處,正在於他將企業家精神帶進了他的慈善事業中。
  慈善事業中的企業家精神至少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錢從哪裡來,二是錢往哪裡去。就前者而言,企業家通過創新和冒險精神,在市場經濟中合法地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積累巨額財富,成就行善濟世的基礎。邵逸夫具有這樣的基礎,並且通過慈善事業,也不斷壯大這樣的基礎。事實證明,邵逸夫資助慈善公益並沒有影響其資本擴張。1985年,邵逸夫大舉捐贈的第一年,資產為33億港元;5年後,其資產就達到85億港元,名列香港富豪第八位。如今邵逸夫的總資產逾200億港元。全國各地的逸夫樓,可謂邵逸夫產業最大的形象廣告。邵逸夫用他的企業家精神,凝聚起最大化的慈善資源。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慈善精神並不簡單等同於“做好事”。畢竟,就算是億萬富豪,如果僅僅滿足於“做好事”,也有山窮水盡、力不從心的那一天。
  就“錢往哪裡去”而言,慈善事業中的企業家精神,意味著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讓慈善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而這正是邵逸夫將慈善資金重點投入教育事業的原因。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高教育水平和國民素質就是最好的授人以漁。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邵逸夫並不是以一己之力來捐建教育項目,而是用一部分資金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和公共資金參與。這樣一種“拋磚引玉”及“四兩撥千斤”的慈善模式,體現了最大化產出的企業家精神,引導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當然,邵逸夫有讓其企業家精神長袖善舞的慈善平臺,那就是他的“邵氏基金”,這讓他一方面可以吸納更多的慈善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參與慈善的使用過程,確保使用效果。毋庸諱言,內地的慈善事業,還缺乏讓企業家精神充分涌流的制度平臺。  (原標題:邵逸夫詮釋了何為真正的慈善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uxvg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