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銘新街小學學生走上江漢路完成“體驗式作業”
  “計算客廳需要多少地板磚”、“去看看長江大橋,用數字來描繪一下”、“在家開場PARTY,用英語設計一張邀請函”……這樣既需要動手又需要動腦的家庭作業,您的孩子遇到過嗎?
  近日,教育部最新版“減負十條”意見征求稿中提出,“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佈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
  記者連日走訪發現,新學期里,“體驗式作業”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小學校園中鋪展開來。
  體驗式作業多和生活沾邊
  貼春聯、炸年糕、包餃子、拍全家福,幫家人做家務、參觀廟會、植物園……今年寒假中,武漢許多小學的學生都接到了此類體驗式作業,多與日常生活相關。
  新學期一開學,“體驗式”作業繼續在小學校園裡開展得熱火朝天。根據學生興趣與性格的差異,學校留給學生們的體驗式作業豐富多彩。
  江岸區41所小學的教師都收到了一本《體驗式作業設計範例集》。諸如“知道人民幣上的風景名勝是什麼,在地圖中指出它們的位置。”“去參觀一下1957年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用上、下、前、後幾句話來進行描述”、“調查居住小區的安全狀況”等,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題材。這份體驗式作業的設計者是武漢市育才二小張莉老師,她說希望通過此項作業引導孩子們關註生活,關註身邊的知識。
  銘新街小學學生小磊(化名)最近收到的作業要求是:調研江漢路上的歷史建築,並繪製出一張地圖。為此,小伙伴們不得不一趟趟探訪江漢路,瞭解不同風格的建築。
  學生喜歡家長拍手叫好
  針對各類“體驗式作業”,學生們的反應究竟如何?
  家長吳女士的孩子在惠濟路小學讀6年級,最近完成的一項英語作業是籌辦一場家庭PARTY,要求小組討論並展示準備物品清單和party的活動安排,連邀請函也要用英語自己設計。看到孩子放學後饒有興趣地跟同學一起探討、準備,吳女士說,“學英語不再是機械式記憶、抄寫,真正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挺好!”
  記者採訪發現,各類“體驗式作業”,無論是學科性體驗作業,還是生活性體驗作業,都讓學生們饒有興趣,多數家長為此舉叫好。“重覆性、懲罰性的作業沒了,孩子在探究中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強調動手動腦,杜絕紙上談兵,這類作業鍛煉了綜合素質。”
  體驗作業應更有針對性
  漢鐵小學科研主任曹麗鵑覺得,學校留體驗式作業要有教學針對性,尊重年齡特征、倡導合作意識。
  教育專家、湖北大學教授呂渭源,體驗、書面兩種作業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兩種作業形式。兩種作業方式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實現“減負增效”。
  (原標題:圖文:籌辦一場家庭聚會 算算客廳地磚數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uxvg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